在医学院校不管是教学还是科研工作洁净室是必备的实验条件之一。其中实验教师以及研究生更是使用洁净室的主力军,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教师和研究生对如何正确使用洁净室还存在很多误区,本文将从洁净室的概念、要求、监测方法、使用注意点几个方面综合阐述如何正确使用洁净室。
1.什么是洁净室
首先高校师生对洁净室的概念存在误区,大部分师生都称之为无菌室,事实上绝对无菌的空间是很难获得的,更专业的称呼如题名应该叫“洁净室”。那什么样的空间可以称之为“洁净室”呢?以下从概念、状态、气流形式、分级几个方面来阐述。同时引申一个问题,洁净到什么样的程度才可以符合实验要求?
概念:对尘粒及微生物污染规定需进行环境控制的房间和区域,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均具有减少对该区域污染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其他相关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也有必要控制。
状态:静态(at-rest)指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已安装完毕且功能完备的情况下,洁净室内工作人员撤离现场并经过20min自净后的状态。动态(operational)指洁净室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设备正常运行,并且有指定的人员按照规范操作。对于高校师生来讲更应该关注动态的监测结果。
气流形式:单向流(unidirectionalairflow):沿单一方向呈平行流线并且与气流方向垂直的断面上风速均匀的气流。与水平面垂直的叫垂直单向流(verticalunidirectionalairflow),与水平面平行的叫水平单向流(horizontalunidirectionalairflow)。非单向流(non-unidirectionalairflow):具有多个通路循环特性或气流方向不平行的气流。高校实验用洁净室由于面积比较小,一般都是垂直单向流设计的。
2.洁净室的要求
洁净室等级:洁净度(cleanliness)是指洁净环境内单位体积空气中含大于或等于某一粒径悬浮粒子的统计数量来区分的洁净程度。和国际标准ISO-14644一样,都是根据悬浮粒子浓度这个唯一指标来划分洁净室(区)及相关受控环境中空气洁净度的等级,并且仅考虑粒径限值(低限)在0.1um~5.0um范围内呈累积分布的粒子群。根据粒子径,可以划分为常规粒子(0.1um~5.0um)、超微粒子(<0.1um)和宏粒子(>5.0um)。
医学院校的洁净室大都进行生物实验,所以还应当关注环境的微生物状况。
根据《中国药典》(2010)规定,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对于医学院校的生物实验,如无特殊规定也都按这个要求,也就是通常所见10000级实验室套100级超净台的设计。
3.洁净室的监测
洁净室需要控管的项目包括温度、湿度、静压差、风速、微粒、浮游菌、沉降菌,当然在设计之初还有噪音、光照度、安全、节能等方面的考虑。对于使用者来说使用过程中学会日常监测非常重要,这是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前提之一,也有利于在出现异常数据时排查原因。
温度、湿度、静压差、风速是预测试指标,只有这些指标都在规定范围内,后续3个主测试指标的监测才有意义。温湿度要求使用者可以自己把握,如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在18~26℃,相对湿度在45%~65%为宜。洁净室与非洁净室之间的静压差应>10Pa;相邻不同洁净级别的洁净室之间的压差应>0.5Pa;洁净区与室外压差应>12Pa。单向流净室实测室内平均风速应大于设计风速,但不应超过15%。以上测试可以通过温湿度仪、微压计、风速仪来完成。
悬浮粒子测试可以通过微粒计数仪来完成。监测时首先用面积开根号的方法确定最少采样点数目,学校生物实验室都比较小,一般每间3~4个点就够了,采样时需注意采样点在室内均匀分布并尽量避开回风口,采样管口应正对气流方向,高度约离地80cm,测试人员应在采样口的下风侧,并尽量减少活动。为保证仪器下次能正常使用,采样完毕一定启动仪器的自净程序。
浮游菌、沉降菌的采样方法及注意事项同悬浮粒子,分别通过浮游菌采样仪及带有微生物培养基的平皿来完成。培养皿在用于检测时,为避免培养皿运输或搬运过程造成的影响,宜同时进行阴性对照试验,每次或每个区域取1个对照皿,与采样皿同法操作但不需暴露采样,然后与采样后的培养皿一起放入培养箱内培养,结果应无菌落生长。
至于以上指标的监测频率除沉降菌外使用者可以自己把握,洁净室启用之初应每周监测,如果数据稳定,适当延长周期,但建议至少每3个月监测1次。每次实验时超净台及洁净室内都应当放置沉降菌平板,相当于一个实验环境的阴性对照,而对于微生物实验,尤其是细菌总数,只有在监测数据符合对应等级的洁净室要求时数据才有效。
4.使用洁净室的注意事项
严格控制进出洁净室的人员,最好门径管理,只有有实验需求的师生方可进入,谢绝一切不必要的参观。进出实验室严格按照设计路径。
使用洁净室之前先打开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和紫外灯,至少运行30min;实验相关物品经传递窗紫外灯照射30min后进入实验室,物品准备齐全,避免实验过程中反复进出实验室增加污染几率;进入洁净室必须换鞋、更衣、带好口罩帽子,帽子必须将头发全部遮住,然后风淋进入缓冲区,最后进入实验室。值得一提的是,使用者如果患有呼吸道疾病或皮肤疾病尽量不要进入洁净室,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喧哗、吵闹,更不能饮水,吃东西,与实验不相关的东西不得带入实验室。
实验结束彻底清洁消毒,紫外灯消毒30mim。师生们需要注意的是紫外灯使用是有寿命的,做好紫外灯使用记录,如果有紫外灯强度计日常监测那就更好了。
5.讨论
不管是科研还是教学,实验数据的真实性一直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在洁净室完成的生物实验一旦污染自然前功尽弃,对于微生物实验来说,还可能造成严重的结果偏离,影响教学科研质量,更让很多老师及在校研究生的辛勤劳动付之东流。
工作中发现高校师生使用洁净室时主要存在的不足是:使用不规范,维护不重视,日常不监测。虽然大部分师生在实验中很注意无菌操作,但由于忽视了实验操作所在的大环境,实验污染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所以医学院校的师生还是很有必要进行洁净室概念、要求、监测方法、使用注意事项的宣传,建议建立使用洁净室的标准作业指导书,洁净室专人管理,配备温湿度仪、微压计、风速仪、微粒计数仪、浮游菌采样仪、紫外灯强度计、微生物培养箱等必要的监测仪器,数据有问题时及时报修,必要时暂停使用,保证师生在一个安全有效的实验环境下开展教学科研工作。